学焊接、美发的世界冠军!不敢想,这些20出头的(3)

来源:焊接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年06月14日 09:52:4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调查报告显示,世赛选手所在单位及上级部门采取的培养和激励措施,主要是给获奖选手成立工作室。然而,目前只有24.6%的调查对象拥有工作室。 参赛时

调查报告显示,世赛选手所在单位及上级部门采取的培养和激励措施,主要是给获奖选手成立工作室。然而,目前只有24.6%的调查对象拥有工作室。

参赛时,赵脯菠才22岁,但学技术的年头可不短了。

技能星火终将燎原

说到对未来的发展和规划,参与调研的世赛选手中,55人从事技能竞赛工作,51人从事技术技能工作,27人从事教学工作。他们想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和经验,进一步参与对新选手的培养。

来源:中国青年网综合共青团中央

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制定中国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世赛获奖选手等免试入学政策;2020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有关高校保送录取世界技能大赛获奖选手工作的通知》规定,凡在世界技能组织主办的世赛中获奖的中国国家代表队选手且符合条件者,具备保送至高校深造的资格。

赵脯菠不是第一次出国参加技能比赛,他曾去美国参加过交流赛,揣着“看一下他们的技能水平到底怎么样”的念头,一边忐忑,一边按捺不住“比一比”的胜负欲。最终作品一交,他看看别国选手的,再看看自己的,慢慢就“有点信心了”。

6年过后,赵脯菠也站在了相同的赛场上,穿着防护服,戴上皮手套,护目镜往下一拉,就像换上了战袍。

“他那次没有获得奖牌,拿了一个优胜奖,但是我觉得他很厉害。就是说我们这种地方,都有人能够出国去参加比赛。我看着那个照片,就很羡慕。”赵脯菠描述着自己当时的憧憬,出国、坐飞机,乃至拿奖,都是他之前从没经历过的事情。

他来自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的一个小村庄,看起来黑黑瘦瘦的,放过牛,挖过药材,割过猪草,最开心的童年记忆是跟着开货车的父亲出去“跑车”。2013年,他读完初中,没接着读高中,而是选择学一门技术,“以后可能好找工作一点”。

每位选手拥有一个10平方米大小的工位,比赛共计20个小时,拆成4天。肖星星凭着长期训练出来的肌肉记忆开始动手,他怕自己去厕所耽误时间,连水都不敢多喝。

“不管他好或者坏,你都不能去看,反正看了也就那么回事。如果看到差的还好说,你可能心里好受一点,但要是看到一个比较好的,你会给自己一些无形的压力。”中国十九冶攀枝花技师学院焊接技术专业教师周树春对他说。

邹彬考虑了一下,跟家里人说:“我要去参加比赛了。”

在第45届世赛电气装置项目比赛上,同样出身农村的肖星星体验了一把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冲击。

调查报告显示:参赛选手就业所在产业类型,也与参赛类别有较强的相关性。他们当中,认为当前职业与期望工作符合程度非常一致的占13%,比较一致的占52.1%。从赛场上回来后,选手们也获得了较多的职业发展机会,技能等级晋升占29.8%、推荐就业占20.1%、推优评先占17.4%、收入增加占13%、职称晋升占10.6%。

他跟师傅周树春聊天,又给父母打电话。父亲告诉他,无论如何都要把这件事坚持下去。师傅也劝他,就算最后参加不了比赛,他学到的技术,肯定也比那些没有参加过培训的人要多。

高学历人数也有所增加,硕士研究生学历增长75%,本科学历增长183.3%,大专学历增长了45.1%。

东道主俄罗斯选手占了地利人和,韩国选手在这个项目上拿过“五连冠”。师傅周树春提前给赵脯菠“打预防针”,叮嘱他比赛的时候,每天把自己的工作做完了就行,“不要去看其他选手焊得怎么样”。

邹彬发现,这类面向农民工、面向技术工人的比赛,这些年好像越来越多了,“国家也越来越重视技能人才的培养了”。

“头一次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比较好奇,也不知道能出什么成绩就去试了,想争一个荣誉或者学点东西,第二次就下决心想比好,拿到奖牌,压力就比较大了。”肖星星说。

一线18年,职教12年,这位老技术工人,在自己状态最巅峰的年月,没能赶上中国队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的好时候。周树春的学生们眼下有的也奔赴了一线,有的跟他一样成为老师。他们大多跟他保持着联系,逢年过节问候,从外地回来,也总会来拜访他。

赵脯菠学的是焊接,这是我国的“强势项目”。2019年8月,在俄罗斯喀山举行的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这个大凉山里走出来的青年拿到了一块金牌,实现了我国在焊接项目上的“三连冠”。

赵脯菠当年就是拿着宣传单页,走出大山来到攀枝花,最终跟着周树春学技术。在获得金牌后,赵脯菠的父亲宰了一头猪和一只羊,在村里摆流水席庆祝。

文章来源:《焊接学报》 网址: http://www.hjxbzzs.cn/zonghexinwen/2022/0614/1252.html



上一篇:幸运大抽奖——我的第二个手工焊接电子作品
下一篇:在焊接领域持续发光发热(奋斗者正青春)

焊接学报投稿 | 焊接学报编辑部| 焊接学报版面费 | 焊接学报论文发表 | 焊接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焊接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